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2017年5月29日 星期一

精通這 8 招,教你成為 "自訂廣告受眾" 的達人

你所鎖定的目標受眾情況如何,將對臉書廣告預算有重大影響

Facebook Ads Cost:The Complete Resource to Understand It 的研究報告說:「在分析 2016 年第三季的廣告統計數據時發現 ... CPC 成本有長達 1000 %以上的差異,全取決於您鎖定的受眾群體」

例如,最昂貴和最低成本國家間本就存在巨大差異,更別說結合年齡、性別、興趣等因素


如果你還不懂得精通使用自訂廣告受眾,就等於不知它的威力能被開發到多大程度
相信在本指南的幫助下,將幫你從今天開始設置高轉換率的再行銷廣告活動

定義
如果你從頭開始新設一組廣告,相信一定在 廣告管理員 - 受眾 看到如下畫面
 

點擊「建立自訂廣告受眾」你將看到


那麼你該選擇那一個?它們看上去全都能幫你增加轉換率,及降低 CPC 的樣子
如果你沒有事先了解所有一切,可能你會認為「自訂廣告受眾」將獲得壓倒性勝利
所以就讓咱們分辨 "上上圖" 中這三者的差別吧!

儲備廣告受眾」是最常被使用的 - 你可以透過選擇人們的位置、年齡、性別、使用的設備、收入水平、興趣等來當作定義的標準

雖說是非常好的開始,卻也是 "最容易接觸不感興趣的族群"
 
( 為求精準顯示字體必須被迫縮小 - 請按右鍵放大觀看 or 自行操作 )

而「類似廣告受眾」則是以「自訂廣告受眾」為基礎接觸曾經造訪頁面的感興趣族群

這感覺很棒吧?是嗎?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會告訴你 "它可以如何幫你以更低的價格得到更多的轉換率"


想像一下,相似廣告受眾是你再行銷欲鎖定的族群,但它們卻是以前從未聽說過你的用戶
而這些人則會展示與你的原始受眾群體相同的特徵或瀏覽行為

最後的「自訂廣告受眾」則是原先埋入頁面的 Facebook 像素,或像自有的「顧客名單」
這些觀眾是由你的網站或品牌互動所彙編而成,它將被定位為高投資報酬的潛在對象

為何自訂廣告受眾的威力這麼強大?
雖然它不可能幫你如同槓桿般幫你像百萬富翁般賺到財富,但你卻可利用「再行銷」讓你 "以低成本獲得新的潛在名單"

Twitter Lead Cards vs. Facebook Lead Ads:The Shocking 336% Difference 便以 10 天的廣告活動 ( Campaign ) 抓取過去 30 天曾造訪網頁的訪客它們的活動記錄:「利用各種電子書交換訪客的 Opt-In 名單」

( 圖片太小者,按右鍵 Lead-Ads-experiment-results 放大觀看 )

簡單計算一下可以發現平均來說再行銷的 CPL 費用為 3.48 美元

我不曉得這樣的數字對你來說算是貴或便宜,但想了解如何更為降低,以及影響為何降低的原因為何,請先來看 "冷熱流量的差別"

臉書廣告呈現在冷或熱受眾的情況
12 Reasons Why You Need to Use Facebook Retargeting 的研究顯示:「有 98% 的 B2B 訪客不會買單你的提案甚至填表註冊」

遇到這種情況你一定會有疑問:「為何它們都不會鳥你呢?」
關於這點,在 如何善用不同溫度的流量,增加更多銷售的可能? 其實就有講過了

但我還是要簡單來說 ... 其實原因在於「雖然你可以利用廣告觸及對你產品 / 提案有不同轉換意圖及興趣層級的不同受眾,但冷流量是從未聽聞過任何與你有關的人 - 你必須藉由提供高品質內容來讓它們逐漸接受你,使它們成為熟悉你的溫流量族群」

這就是正確的廣告漏斗及訊息播放方式 - 你需要匹配轉換意圖和廣告漏斗才能在適當的時機定位潛在客戶廣告信息需要與受眾的溫度相匹配

如果還在冷流量階段卻要求立即買單,除非你提供不可抗拒的折扣,否則它們幹啥買單呢?
你只是在玩 "非輸即贏的縮哈遊戲" 罷了 ...

而這就是為何許多廣告人員總抱怨為何廣告費燒得這麼快的原因了
→ 它們以為,反正只要丟出 CTA 甚至折扣優惠一定會奏效

遇到這種情況,使用 自訂廣告受眾 將讓你至少面對的是 "溫流量"的族群
這樣便可增加點擊、賺到轉換率的機會 - 也許你以前是依靠 儲備廣告受眾 將廣告投放給潛在買家。但是切換到 "更小且更針對性" 的 自訂廣告受眾,將造成你前所未有的不同

有很多類似的自訂廣告受眾,你可以找到最適合你的目標
以下將陳述可針對行銷目標你可以鎖定的群體類別



自訂廣告受眾的 "類型"
如上截圖所示,共分成「顧客檔案、網站流量、應用程式動態、在 Facebook 上的互動」這 4 種
    針對每一個項目各別點開後接續會出現的畫面在此不重複述說
    可以自行「看圖說故事」或看官網文件即可明瞭 ... 但我在此需特別針對幾點作提醒

    1. 有關如何從「顧客檔案」創建受眾群體,可見 如何從顧客檔案建立自訂廣告受眾?
    但如果你需在導入之前先清除之前所匯入的話,則見 顧客資料準備的最佳作法

    2.如果是針對「網站流量」的選項,必須先安裝 Facebook Pixel 碼於的範本頁裡的 <head></head> ... 當然亦可用 Google Tag Manager 來輔助之

    ( 一個廣告帳戶僅限用一組程式碼,如有需要請在每個頁面都各予以設置 )

    更多說明詳見 Facebook 像素建置指南

    總之一旦設定好後,就可 "追蹤廣告活動結果 & 於再行銷時創建自訂廣告受眾"

    善意提醒:如果你和我一樣在埋入 Pixel 程式碼時出現 The reference to entity "ev" must end with the ';' delimiter. 的錯誤提示,請在如下圖所示程式碼中的 & 後方加上 amp; 這 3 個字母及 1 個符號,即可解決你的困擾


    以下截圖代表加入後正確判讀的證明

    ( 圖片太小者,請右鍵放大觀看 )

    註:如果不是和我一樣錯誤提示但仍想解決,可利用 Blogger AdSense Code Converter Adsense Ad Code ConverterBlogger Ad Code Converter ToolHTML to XML parser Parse HTML for Blogger XML Templates 來幫你作有效修正囉! :)

    3. 在「應用程式動態」的部份,請先註冊你的 APP 並設定事件好觸及特別的使用者
    而且該事件可以是 14 個預定義事件之一,例如商業應用中的 "Added to Cart" 或遊戲中的 "Level Achieved" ... 或者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設置你自己的自定義事件

    在 "說明" 上則特別註明 "透過先前設置的事件進行鎖定在應用中採取特定操作的人"


    更多說明詳見 應用程式事件 - Facebook 分析工具如何從我的行動應用程式建立自訂廣告受眾?

    4. 最後的「在 Facebook 上的互動」則是指「有實際的參與者」
    就像是 "有觀看影片 or 從 Facebook 畫布 ( Canvas ) 打開你的名單表格 ( Lead Form )"
     

    在接下來的內容將教你「如何利用再行銷讓你的廣告活動提升到更高層級」

    8 個妙招
    即然你已熟悉 4 種類型及如何創建它們,現在是深入了解最佳作法的時候了
    以下 8 招非常極妙高投報率的操作手法,請你一定要抄下來

    1 . 再行銷所有過去的網站訪客
    其實這是個 "非常模糊" 的定義,畢竟每個來到你網站的人 "意圖都不同",但至少是個開始 ....
    因為利用這個方式,主要是提醒它們你的 "品牌意識"
    而且不該與首頁 or 名單收集頁欲傳達的 "核心價值 / 思想意念" 偏離太遠

    舉例來說,Plotly 在首頁主標題寫著 Visualize Data, Together,然後於副標題又寫 Plotly is the modern platform for agile 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data science 來作為解釋


    而在它們所投放的廣告則以 "不同的詞彙" 來重複傳達它們能提供什麼服務的宗旨
    也就是說藉由每次的曝光機會突顯它們的 "價值主張" 如何 ( Unique Value Proposition,UVP )

    而且針對這些訪客作價值主張的再行銷,是作為 A/B Test 看出那些人是最有吸引力的潛在買家重要基礎 ... 只要不要和你在頁面上所提供的內容相差太遠即可

    該如何操作呢?

    廣告管理員 - 受眾 點擊「建立自訂廣告受眾」後出現的彈跳視窗中再選擇「網站流量」


    你可以自從決定過去的某段日子來當作假設它們不會因為重複看到廣告而感到疲勞
    而且還要符合你所提出的價值、方案等條件 ...

    請記住 ... 僅訪問過一次的訪客絕不會在看到你的廣告訊息一下就感到心動
    提供 快速增加 Email 名單的好點子 -  32 種誘餌一次給你 裡能給的資源來打動它們,而非要求它們立即購買 ... 接著透過再行銷的廣告活動作為建立品牌知名度和信任度,好專注在直接響應 ( Direct Response Conversion ) 的情況如何

    以下圖來說,就是我曾造訪 Unbounce 後所跑出來的再行銷廣告


    最後的提醒:
    • 設定短時間範圍 ( ex:30~60 天 ) 的同時,請確保符合你欲提供的價值主張
    • 不可要求僅造訪過一次的訪客馬上對你實現 "保證購買" 的承諾;亦不可對它們開出 "看似過於浮誇、不知是否能兌現" 的支票
    • 在首頁 or 名單收集頁上持續保持 UVP 的訊息
    • 提供價值更勝一切 ... 待 "品牌意識" 更熟悉後,在 "水到渠成" 的情況下自然會成交
    2 . 再行銷曾造訪名單收集頁的訪客
    並非所有第一次造訪的就會馬上成交

    對於廣告費爆漲的今天,如果未能於再行銷時提供 "耳目一新" 的文案描述
    就等同失去再一次獲得關愛的機會 ... 因此如何設置便是你該專注的課程

    根據 Online Buyers Notice Retargeted Ads 的報告指出:「2013 年有 58% 的美國線上購物者注意到出現的廣告是它們曾造訪的地方」


    為何要鎖定這些人的原因
    • 它們熟悉你的品牌
    • 它們可能對特定產品感興趣
    • 你可針對這些小眾群體提供相關且特別的廣告訊息
    舉例來說,Saas 服務商 Scoro 想推出專案管理軟體在它們的頁面上有來自自然搜尋及付費而來的流量。如果你打算在臉書廣告設置過去 60 天以來曾造訪的訪客數據,因為它鎖定的族群算是非常精準,所以可以料想只要有點擊的都是非常感興趣的


    假設你只要持續不斷投放廣告,就等於是台全自動化的名單產生機

    再來看看 Intercom 這個例子,它們的產品從後援到前端行銷
    以下方的廣告來說主要是針對前端行銷的族群,而且於再行銷時鎖定曾造訪且打算於未來對它們作 Email 行銷之用


    對於這些人你該作的是比你原先提出的方案更為優惠的條件
    而且要顧示出 "易於看到" 的 Call to Action 用語,好趨使它們繼續往下一步邁行

    不要在此也要提醒你的是避免作出 作這 20 件事,保證爆增你的臉書廣告費用 的所言行為,否就必須針對 "廣告效益" 查看 再行銷的剋星 - 8 招教你如何解決臉書廣告疲勞 所給的建議囉

    該如何操作呢?

    廣告管理員 - 受眾 點擊「建立自訂廣告受眾」後出現的彈跳視窗中選擇「網站流量」,再選擇「瀏覽特定網頁,但未瀏覽其他網頁的人」後輸入 "區別網址" ( ex:曾購買過產品的客戶 ),好避免廣告重複播放給這些人,導致廣告費白花的窘態


    廣告創建後給臉書一段時間來收集數據,然後再設置廣告活動的相關項目

    最後的提醒:
    • 確保放上你的優惠方案於這些頁面上 ( 如有多個版本需要還可測試何者成效最佳 )
    • 明確描述你希望達到什麼成果
    • 注意不要超過「廣告疲勞」的臨界點,以免效益往下掉、廣告費又狂燒
    3 .再行銷曾在你的網站有高度參與的訪客
     以下的悲劇相信你一定聽過或遇過
    • Google 認為在你的文章中有解決人們困惑的答案
    • 人們藉由核心或長尾關鍵字來到你的網頁
    • 看了看後可能覺得不完整、想看更多其它搜尋而來頁面有沒有什麼不同的觀點,或任何失望的原因,結果關掉視窗再也不回來了
    當然你絕對會避免這樣的事發生,所以想用再行銷鎖定它們,企圖讓它們變成你的鐵粉

    有人可能有疑問:「是否將文章有效分配,就能接觸追隨者?」
    關於這個問題,Facebook Zero:Considering Life After the Demise of Organic Reach 分析了 100 個品牌頁於 2014 年的觸及率約 2% ~ 6%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在臉書官網於 2016 年於 Building a Better News Feed for You | Facebook Newsroom 發佈「將塗鴨牆訊息曝光重心更為傾向家庭、朋友」 ... 也就是說「商業廣告的內容將大幅降低」讓你更難以觸及潛在族群

    ( 圖片太小者,按右鍵 Organic-Reach-Chart 放大觀看 )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讓你的網站訪客在臉書上更方便於找到你的文章,你就必須付錢買曝光機會。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於再行銷時以 "數大便是美" 的方式鎖定曾造訪的「自訂廣告受眾」

    當你以 Boost Post 推廣給有興趣的族群時,CPC 的費用會基於不同的內容及廣告文案於不同的廣告活動而有不同的變數差異,但大抵上來說會以自訂廣告受眾中有利的趨勢傾向來決定

    假設你的網站利基市場較為廣泛,則需建立多組受眾群體的廣告
    也因為讀過文章的訪客都是有興趣的族群,自然獲得高點擊率就不是夢想

    小提醒:如果你在該頁面的 SEO 關鍵字排名能參照 8 SEO Ranking Factors to Help You Rank Higher on Google 且作得不錯的話,就可以用臉書 A / B Test 工具來測試最佳化標題 ... 而這將有助於你提高 CTR

    該如何操作呢?

    廣告管理員 - 受眾 點擊「建立自訂廣告受眾」後出現的彈跳視窗中選擇「網站流量」,再選擇「曾瀏覽特定網頁的用戶」後輸入欲鎖定的網址


    針對曾造訪的訪客作再行銷,請插入 "所有的頁面連結";但也不要忘記排除你現在正在推廣而讀取你頁面的讀者 ( Don’t forget to exclude people who have already read the article you’re currently promoting )

    一旦你設定好後讓臉書自行去搜集數據,接著你該集思廣益設計最佳的廣告文案和版面設計
    關於這點,在 8 個你不可不知的臉書廣告標題下標要點 有其簡明扼要的說明!

    最後的提醒:
    最重要的是「一旦人們點擊你的頁面連結,你便可以於未來針對它們作再行銷」
    而且,如果它們在你頁面停留時間長達至少 30 秒,這可能代表對你內容有 "高度興趣" 的情況下,你可用 快速增加 Email 名單的好點子 -  32 種誘餌一次給你 來看看 "未來能否有進一步銷售、成交的機會"

    4 . 再行銷過去成交的買家
    許多的行銷人員總認為「只要有人買單,就該停止投放廣告」
    但它們絕沒聽過「一旦為買家,終身為買家」

    根據 E-commerce stats:The importance of returning customers 的統計指出:「以美國來說有 41% 的消費者是重複買家,而且比起一般消費者還高出 497% 的花費」

    針對現有客戶作再行銷可以看出潛力如此巨大 - 藉由設置正確的受眾群體並擬定策略,想必可以爆增你的銷售金額

    你可以作的點子 :「交叉銷售向上銷售
    你不該為了電子商務的品牌來玩這招 - 如果你能在頁面上追蹤得到轉換率,自然就可用投放廣告的方式來吸引更多的銷售機會

    你僅需鎖定曾到過像是 Thank You Page 的頁面買家來作 Cross-Sell、Up-Sell
    比方說有人曾向你買過咖啡豆,你就可以向它們建議是否一塊買沖泡式水壺?


    如果有人買小型的手提包包,你則在大熱天時向它們推薦夏日防曬用品


    或是如果有人下載你的電子書,接下來則是邀請它們參加你的線上研討會
    總之 ... 就看你如何發揮創意囉!

    另外可以作的點子 :「教育你的客戶
    如果你打算銷售相當複雜的產品 ( ex:軟體 ),或者想要向觀眾介紹你的品牌和產品陣容,自訂廣告受眾可以幫助你

    一旦有人註冊以後,請先提供易懂、快上手的完整指南
    舉例來說 Litmus 放上了故障排除手冊,好幫助使用者了解它們推出的新工具特徵
     

    小提醒:需將再行銷與人們註冊的電子郵件相互配對,以便在需要時提供給它們

    ( Cross-Sell 的最佳範例 )

    該如何操作呢?

    依據不同的行業類別,有不同轉換追蹤方式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查看所有曾來到像 Thank You Page 頁面的客戶 ( ★ 路徑、畫面和 3. 相同,網址請另外修改 ★ ) ( 你還可放上特定的標準事件,詳細說明請見 什麼是自訂轉換?如何使用? )

    接著你便可在廣告管理員的受眾頁面上查看自訂的群體列表
    如果感覺數值過小,請過好一段時日待感覺 OK 後再回來查看

    ( 因原來版本設計原因導致圖片太小,請按右鍵放大觀看 )

    最後的提醒:
    • 善加利用再行銷來 Cross-Sell、Up-Sell、教育你現有的客戶
    • 在銷售額往下探且情況允許時,多提供優惠卷 ( Coupon ) 來拉抬買氣
    • 藉由指導手冊引導買家了解產品的特點
    • 結合臉書廣告與其它行銷渠道作為更大的市場影響者
    5 . 再行銷給軟體試用者
    給予試用就保證購買?事實上在 2012 SaaS Conversions Benchmark2 這份電子書有份研究告訴你:「你最多只能期待 15% 的試用者會真的購買」


    即便是最好的狀況,最多也只能獲得 200 個轉換買家


    因此 ... 鎖定那些試用者,總比把整個網站訪客全鎖定,至少在機會上來說也比較大些

    試用的目的是為了讓使用者確切感受你欲傳達購買後的價值在那
    換言之,你必須讓它 "真的有去用" 你的試用產品
    而且一旦啟用後,也會連帶與社群媒體平台的帳號連結、上傳數據、邀請好友一塊加入

    藉由創建這些族群的廣告,你可以作出以下的提醒
    • 以數據、圖表等事實告之產品的好處在那
    • 事先列舉所有可能的反對意見,以及你如何解決的方法 ( ex:案例學習 )
    • 誠實放上過往成交用戶的使用心得
    • 給予指導手冊好便於快速上手
    • 透露進階功能以利刺激買氣

     ( 直接在標題就說明效益 → 解決你沒時間處理的疑惑 )

    小提醒:除了現正的試用者外,亦可鎖定過去雖然是試用者,但卻未購買的人

    該如何操作呢?

    路徑、畫面和 3. 相同,「網址」請另外修改、「日期」的話則可設定成你欲觀察的時間範圍

    如果你想停止在已購買者面前投放廣告的話,則需於 APP 設置追蹤,並使用“Add payment info” 的參數來追蹤從免費試用到付費用戶的轉化情況 ... 相關說明請見 在您網站的頁面置入事件程式碼 以獲得進一步的指導

    最後的提醒:
    • 利用再行銷將好處重複宣傳
    6 . 再行銷你的 Opt-In 訂戶
    在行銷的世界裡沒有人是不用 Email 行銷來傳達品牌等訊息的
    畢竟,你的目的是希望要分享你覺得值得告之的內容

    通常來說你會得到「常打開信件的活躍訂戶 & 甚少打開信件的隱性訂戶」二種結果
    假設你很不幸的 "後者" 居多,這反倒是好消息 ... 為什麼呢?

    根據 Inactive Subscribers are Still Valuable Customers 針對 6000 萬個電子商務採購和零售商的 4000 萬個電子郵件地址的分析顯示 ... 1 個不活躍用戶的數值佔活躍用戶的 32% ( 1 inactive subscriber is worth 32% of an active subscriber )

    即使不活躍的訂戶不像活躍的粉絲那樣與你的品牌互動 ... 可是如果和非訂戶相比,追蹤購買的可能性仍然高出 26%



    有時候活躍的讀者突然間變成被動的狀態,原因有可能是它們不再對你發出的訊息感興趣、你的寄信頻率太過擾人怨,或僅僅只是一時的沒空看 → 但是只要利用自訂廣告受眾,就可針對不同主題而分門別類的訂戶作再行銷,好重新締結新的客戶價值關係

    在此要提醒你的是:「強列禁止 "不買單就滾出去" 的商業行為;相反地你該分享無私寶貴的經驗,好讓它們主動為你帶來更多的潛在讀者到你的面前!」

    ( 最好以 Case Study 的方式來降低讀者的威脅感 )

    如果你所用的自動回覆信系統有提供類似開信率分析的工具的話,就可查看有那些是基於你所給予的電子書而註冊,而那些則是因為你的文章寫得好而自動加入 Opt-In
    → 使用內建洞察力分析來製作與特定用戶細分多個相關的再行銷廣告活動
    → 為它們創建不同群體的自訂廣告受眾群體!

    假設你實在不知該怎麼利用興趣等特徵來細分,就依據 "活躍度" 吧!
    以下圖為例,提出你的方案給一個 "雖然概略但又相關" 內群體的人

    ( 通常來說某則廣告 or 訊息當某個人點擊或回覆時,朋友圈的人都會連帶看到 )

    你還可以針對這些訂戶作受眾設定時,依據它們的地理位置、年齡等條件來作區分

    小提醒:你還可以鎖定未加到你 Opt-In 的訪客,或是雖有加入但從未開信的訂戶
    它們都是至少看過你文章、影片、電子書等資源的人 - 如果把它們放棄不是很可惜嗎?

    該如何操作呢?

    廣告管理員 - 受眾 點擊「建立自訂廣告受眾」後出現的彈跳視窗中選擇「顧客檔案」
    你可自行上傳 txt 或 csv 檔,或由 MailChimp 匯入


    登入後選擇你原先在 MailChimp 設置的 Opt-In 表格名稱,再按「建立廣告受眾」


    接著出現的畫面,依你的情況自由選擇之


    以我來說想看看有無觸及更多潛在讀者,所以選擇 "後者 - 擴展你的廣告受眾"
    便出現以下畫面 ... 於「地點」設定區域、「數量」決定下方的「規模」
    在按下「建立廣告受眾」時如果你的名單很少的話,是會在上方出現警告訊息的


    最後的提醒:
    • 善用此方法來恢復 "毫無互動" 的關係
    • 藉由訂戶所延伸出來的人脈網絡擴大內容觸及範圍
    • 將名單分類好分享教育性的題材
    • 將名單分類好創造更精準 & 針對性的廣告活動
    • 如果有名單數量過少等原因,以致無法將名單分類的話,則需在廣告設置中依興趣、地理位置等條件作選擇



    7 . 再行銷類似廣告受眾好開擴更多可能
    我們都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所有我們的一切
    很幸運的是臉書廣告發明了這招,好幫我們解決觸及範圍過小、總無法開枝散葉的困擾

    Facebook ‘Lookalike Audiences’ help advertisers reach users similar to current customers, others in their database 針對某旅遊網站作個實驗顯示「因為使用這項功能使得它們為此降低 70% 的成本」

    也就是說利用廣告接觸過往曾在網站成為轉換者與它們有關的人們

    請記住:被類似廣告受眾所觸及的很有可能是過去未曾聽聞過你的因此不要以為用 "再行銷" 可達到任何想要的目的而且你必須測試不同的 "威脅度" 好看看那個才是最有效的

    要求人們註冊一個它們從未見過或聽說過的產品,是一種很少能發揮作用的衝動戰術
    讓你的類似受眾群體透過提供有吸引力 & 有用的內容來它們對你的 "溫度",然後才能用 Follow-Up 的方式跟進更直接的優惠 ( ex:免費試用 )

    比方說以下圖 Clanbeat 來說在廣告便述說著如何激勵員工的一些內容
    只要一旦有類似受眾群體點擊後,就會創建專屬它們的文章閱讀器,並引導至再行銷的階段 - 在那裡它們宣傳它們的電子書 or 其它從訪問者那裡獲得更高水平的參與度和轉換意圖



    該如何操作呢?

    首先,一定要先跑完上述 1. ~ 6. 其中一個「自訂廣告受眾」的動作
    然後去 廣告管理員 - 受眾 點擊「建立類似廣告受眾」後出現下方畫面


    1 ~ 10 的規模顯示了目標國家的用戶最相似於你的自訂廣告受眾群體的百分比
    如果你的群體太大 ( ex:成千上萬的人 ),則在設置廣告活動時務必縮小為 "基於興趣" 的定位;或者簡單地將目標設置為 “轉化”,以便臉書可以幫你進行優化

    最後的提醒:
    • 在創建時儘量挑 "最後看起來像會成交的潛在客戶"
    • 永遠記住:「這些人以前曾未聽聞過你,所以別弄裝熟直接要求它們作些什麼你想要的事 → 該作的 "事前暖身" 工作還是要作!」
    • 如果你打算創建 "多步驟" 的銷售漏斗,請確保要有多到能走完每一階段的族群數量,好防止無人來到 "成交 / 銷售" 的最後一層
    8 .再行銷曾在 Facebook 內容互動的用戶
    如果你經常分享品牌內容和影片,你將以觀看次數、按讚和分享的形式獲得大量參與
    但通常行銷人員通常看不懂這些指標

    為了幫你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獲得更多的參與度,臉書提供鎖定與你內容互動的人的選擇
     ( ex:曾至少觀看影片 25% 內容,或打過你的 Facebook 畫布 ( Canvas ) 的人 )

    記住:你可以一次就選擇多部影片,而不必一部一部來


    舉例來說你可以像 Nike 一樣,一剛開始放上激勵人心的影片

     最後再引導有看完影片的人來到它們的廣告
     

    最後要說的是在 廣告管理員 - 受眾 點擊「建立自訂廣告受眾」後出現的彈跳視窗中,如果點入「在 Facebook 上的互動」的話,其中的「粉絲專頁」


     此功能尚未針對所有帳戶推出,但以下是你可以做些什麼的建議:


    最後的提醒:
    • 鎖定曾被你於粉絲頁貼文或廣告用視覺內容吸引的人 ( ★ 詳見補充說明、下載 ★ )
    • 亦需鎖定觀看影片到一定百分比內容的人
    • 記得操作再行銷時,務必在廣告的呈現上要與影片內容相互符合
    補充圖片說明:
    補充電子書直接下載:50 Facebook Posts Guaranteed to Engage Your Audience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