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2017年9月8日 星期五

必看,12 招教你打造具轉換力的粉絲頁

粉絲頁的成效不好,其實也連帶影響想依附它的商家
有些人做得很好,但也有人卻是甚少參與其中,從中可以看出是否有吸引粉絲注意力的實力

讓你的粉絲頁吸引並轉換成客戶,比起你設定並管理你所發佈的貼文,可以預見要來得少

舉例來說 FuriousFotog 這個粉絲頁來說,截至目前為止超過 200 萬個粉絲因為高質量圖片的貼文而按讚追蹤 - 可以說它很清晰明白了解觀眾想要看到的內容,包括從模特兒拍攝到健康、健身圖像的內容

不論品牌大小都想嘗試在臉書上有所成長並獲得更多的關注

你可以在 Facebook stats of popular Brands pages in United States  自行設定條件,來查看 "總粉絲數 & 過去時間不一的情況下粉絲數成長排名" 的台灣品牌粉絲頁


它們的成功也許可歸功於品牌知名度,但相信不僅只是讓人們堅持、追隨和轉換的品牌而已
就像上述的 FuriousFotog 一樣 ... 需要你對觀眾的了解、知道它們要什麼、如何一直服務,好讓它們持續不斷回來

以下是創建實際能轉換的粉絲頁所需作的一切

為何你該專注於臉書
根據 Facebook now has 2 billion monthly users… and responsibility 的統計:「截至 2017.6 為止,臉書共有 20 億個用戶」

雖說如此,不代表你不該放棄在其它社群媒體平台上活躍
而且,你也應該肯定會在臉書上看到你的觀眾流 - 創造獲勝的社交策略將可做到這點

畢竟,如同 • Chart: Facebook Drives 20x As Much Traffic As Twitter Does 的統計:「臉書比起 Twitter 更能帶動超過 20 倍的流量」

1 . 知道你的粉絲在找什麼
即便你真的很棒又強,你的粉絲也不一定要 100% 死忠追隨你,這點應該沒什麼好驚訝的
它們希望與你保持聯繫以獲取最新消息,畢竟它們總是在尋找有價值的東西


它們可能需要新產品的訊息、答案、更新,或者只是一種保持聯繫的方式、服務和問題
其中許多只是尋求省錢和獎勵 - 特別對於實體商品銷售為主的店家來說,不可否認將近一半的粉絲與你聯繫,為的就是希望獲得折扣、優惠

認清現實吧 ... 你的觀眾中絕大多數不喜歡品牌粉絲頁
如果要是你,你很樂於看你朋友最近的婚禮照片或是產品廣告嗎? ... 很明顯吧?

根據 Kentico Digital Experience Survey:68% Don’t Pay Attention to Brands They Like on Facebook 的統計:「68% 的受訪者表示不喜歡商業型粉絲頁。而對於追蹤並受到吸引的人來說,僅 39% 的人會甚少按讚支持」

對於這樣的狀況,你將不得不採取行動好讓觀眾關注你 - 抓住它們的喜好、保持互動,並最終讓追隨者進行轉換

( 粉絲頁的數量每年都有顯著的成長 )

如果你已有粉絲頁,來看看你的洞察報告吧,在這邊你可以看到過往貼文的成效如何


記住以下重點吧:
  • 發文的時間及日期是?
  • 格式是什麼 ( 純文字、影片、圖片、投票、連結分享 )?
  • 主題是?
  • 何種類型的貼文會引發粉絲想回應的衝動?
如果你的洞察力不足,或沒有足夠的數據 ( 也許你新設了粉絲頁 ),那麼請改看你的對手
你絕對無法查看它們後台的狀況,但你可瀏覽其內容,藉由粉絲回饋的反應中讓你深入了解觀眾的需求

( 你可以看到評論間的粉絲情緒如何變化,還可以根據內容查看它們的反饋 )

這項研究對於如何讓你的粉絲關注並保持一致的精彩內容至關重要

2 . 吸晴度最高的內容 
在創建和分享社交內容時,我使用了三種類型的貼文這將確保我的內容讓粉絲感覺到有關係,也可從分享的過程中獲得最多的參與
  • 激動人心的
  • 具娛樂效果的
  • 教育
激動你的粉絲 
讓人們興奮的東西總是不易尋找或製造的每天都有大量的內容想透過臉書,爭取在用戶的擁擠的塗鴨牆中獲得曝光的一席之地

根據臉書官方 Facebook’s Top Open Data Problems 的自行研究:「臉書用戶每天光產生、分享的數量就高達 4 百兆則 ( Peta-bytes )」

( 何謂 Peta-bytes,可見詳圖 Whats a Peta-bytes )

看到這個數字,如果你想在脫穎而出,你就需要激發你的觀眾
這意味著你需為你的內容製作引人入勝的頭條新聞,並為您的貼文提供引人入勝的內容
→ 你需要明確的相關性和針對性的對象,吸引人又切中內容的標題,來激發興趣讓人們點擊

娛樂你的觀眾
情緒可以驅使我們行動 - 笑聲、快樂、幽默和敬畏是影響病毒行銷的內容背後的主要動力
BuzzSumo 分析了網路上 1 萬個被分享次數最多的內容,並將其反映到情緒
你可以在下圖看到分解說明


如果你想要你的社群流量進行轉換,然後娛樂你的粉絲,這就是你要獲得點擊次數該作的事
也是你該如何激勵粉絲分享內容,並幫你擴大觀眾

這種娛樂絕對會帶給你 "新的情感連結"

紐約時報對 "為什麼人們會分享" 進行了深入研究 - 在 2,500 名受訪者中,以下是主要原因:
  • 相互帶來價值和娛樂
  • 透露更多關於它們是誰,並用連結定義自己
  • 增長和滋養與它們的聯繫關係
  • 傳播關於它們關心的事情
打動情緒導致行動,像敬畏的情緒是強烈的驅動力

想像一下,你剛剛聽到一個深刻的改變或了解世界方式的故事 ... 你自然想跟別人說
如果你分享的人閱讀文章並體驗到同樣的敬畏和奇蹟,那麼你自然就會覺得你更接近那個人

這就是分享的強大動機!

教育你的受眾 
雖說娛樂是種有效的參與工具,但你總不能依賴它,畢竟不是所有的粉絲都會發現
它們之中許多人想受教育,每個人都有它們希望解決的問題
了解觀眾的問題可以輕鬆分享他們喜歡的有用內容
你的研究將顯示你的受眾最關心的痛點,你可以用圖表來改善買家角色並創建其內容


獲取訊息並用它來創建和分享將作為解決方案並獲取認同的內容

3 . 為粉絲頁打造品牌光環 
你不該被簡單在你的粉絲頁封面上隨便放上圖片、打上 Logo 就以為可輕易解決的事想想你的品牌整體:你欲描繪的個性、特徵和目標族群屬性

最成功的粉絲頁該在封面投射它們的品牌屬性,好獲得第一次推動轉換的機會
來來看幾個品牌頁面如何利用個人資料和封面照片來宣傳它們的品牌,並推動行動、幫助講故事吧

Tim Ferriss 很明顯地就是放上 Call to Action 按鈕


Coca-Cola 使用圖像來描述產品的簡單故事


EYStudios 以其封面形象展示了員工,突顯了品牌背後的人物


Michael Hyatt 利用自己的封面圖像來推動他的 CTA 按鈕,並促進他的工作及個人品牌


許多品牌在它們的粉絲頁上在它們的網站、部落格或 APP 間複製了很多相同的元素
→ 品牌的一致性可以幫你在客戶的旅程中創造無縫接軌的體驗,讓它們更舒適地與你的內容和業務互動

4 . 定義你的目標
只有朝著特定的目標邁進才能找到成功,否則你不會知道什麼成功長得什麼樣子為你的粉絲頁設定一個清晰可達的目標,並專注於此 ... "一致性" 在此是關鍵

雖然你的目標是你任意選擇的,但都應符合你的行銷目標及業績達成額才是
其中一些將與你可能執行的廣告活動類似


我應該強調:「你的目標應該是可以實現的!」
如果你的粉絲頁是新設的,而且預算實在有限,想要設定 5 萬名粉絲是崇高的
雖然不是無法實現的,但不太可能一瞬間就發生

將你的願望設稍高一點,但設定稍低點的目標,就可不用因為達不成目標而沮喪

舉例來說,如果你將目標設定為 1,000 位新粉絲,那麼你可以製定圍繞如何將這些眼球放在你的頁面上並讓其轉換的策略。 這可能包括:
  • 特定的推廣貼文
  • 為 Opt-In 和按讚創建免費促銷優惠
  • 一個簡短的競賽
  • 非常引人入勝的貼文,例如可以擴大觸及率的問題 or 投票
  • 分享有針對性和特定的主題,此乃主要的痛點


6 . 搭配目標選擇該用的 Call to Action
運行什麼樣的業務並不重要,正確的內容組合 & 有說服力的 CTA 將有助於你轉換更多的粉絲

( 除了按鈕外,也在影片上方的文字描述後方再放上連結,代表 "請點擊" 的暗示 )

關鍵是將你的粉絲頁視為漏斗中的目標網頁,而非客戶旅程的終點

讓你的 CTA 建立在你的粉絲頁頂部,也確保你發佈和分享的內容也有一個合適的 CTA,而非只是將連結或圖片掛上去這麼簡單

( 告訴你的觀眾要做什麼 ... 以此例來說,就是 "標記" 你認識的人 )

創建 CTA 時,不要僅告訴你的粉絲們採取行動 - 你的 CTA 需要 "相關 & 引人注目"
也需要 "對你的追隨者的興趣有意義",才能促使它們對你分享的內容採取行動

發佈連結時,請不要告訴粉絲  "分享你的消息" 這麼簡短 - 畢竟它們可是不知是否值得分享的
點擊是確保 CTA 的聲明 ... 告訴它們:「 一旦點擊後另一端的價值是什麼」?

7 . 最小化推廣,並將觀眾放在首位
推出與你的觀眾有關的內容很誘人如果它們跟著你,那就意味著它們想知道你的一切,以及你在做什麼

對吧?才怪,不完全!
就像 Marketo 平衡其它的內容、推廣或贊助時,這樣的貼文才是最完美的!


但是推廣貼文不應占去你大部份的貼文比例
你需要專注於同時執行二種的溝通方式,而這是許多行銷人員和企業主忽視的社群規則

臉書不該是你 "打帶跑 ( Hit & Run )" 用來推廣貼文的地方
如果你貼出產品的連結,那麼你就失去了 "該如何用它" 的重點

把你的觀眾放在首位吧
儘管你可以推廣業務,而且有非常多的粉絲願意追蹤你、與你交易 / 獲得資訊 / 得到特別的
但是你需要保持謹慎的平衡


使用 80 / 20 規則分享大量精彩內容,並儘量減少你的宣傳貼文

創建吸引客戶的粉絲頁是當作成為客戶服務團隊擴展的一種方式
而這也是我上述再三強調:「把你的觀眾放在首位」最好方式

對問題、疑慮的快速反應不僅創造個偉大的客戶體驗,而且還向其它客戶展示了你的實力
你的粉絲會樂於看到這種情況

大多數客戶都清楚意識到:「很多公司都無法快速回應客戶,並把客戶放在第一位」
照顧它們,它們會繼續回來尋求更多的建議它們就更可能發表積極的評論、與你進行交流,並與它人分享你的品牌和內容

8 . 培養與粉絲間的溝通
如果你想保持流量和互動,好在你的粉絲頁上推動銷售轉化,你則需要努力建立一個社區可惜的是,社會媒體本身並非是個社區

雖說如此,你仍可用你分享的內容類型和吸引粉絲的方式打造創建社區該有的元素
它們與你和彼此間的參與,將會大大擴大你的貼文覆蓋面和可見度


這一切都可以呼應 "首先支付觀眾" 的原則 ... 那麼你該怎麼做,讓你的粉絲願意與你對話?
  • 問問題
  • 發佈有趣和生動的圖片
  • 分享內容並徵求意見
  • 分享幕後訊息好突顯你的人格、展現你的人性一面,好讓粉絲可以告之與你相關,但又是自己的故事
Buffer 在創建和分享這樣的內容方面非常出色 - 在其粉絲面上使用 Live 影片來展示團隊成員甚至產品經理和首席執行官


另一種方式,是鼓勵社區裡的人與吸引你的粉絲來到你創建的社團
這是產生更多的流量、吸引粉絲興趣和參與最叫人敬畏的妙招了

9 . 鼓勵和利用社會認同 ( Social Proof ) 
雖然你的粉絲頁算是個媒介中心,但它仍是買家旅程中轉化過程的必經之路這將讓每位粉絲互動、評論、回饋成為你的銷售漏斗的一部份



事實上,根據 Consumer Trust in Online, Social and Mobile Advertising Grows 的統計:「超過 90% 的客戶信任同行們對任何品牌廣告的建議」

而這也就是為什麼 "口碑行銷" 如此強大的原因了!
尤期當用戶可以在臉書上看到別人參與的活動時特別有用



你可以想想它的影響有多大,甚至可以說它比自已買廣告推廣還更加引人注目

舉例來說,如果我告訴你,我在網路打造的自動賺錢系統在我睡覺時仍為我持續不斷為我工作 ... 你會相信我嗎?

但如果同樣的聲明來自上百人,其中有些人特別說出為何讚揚的理由呢?
你就絕不會發現任何有影響力的人它們的任何事物超過一般人所信任和關心的人的推薦

人們是會相互影響的 - 那些轉介紹像廣告的聖杯,因為它們的重量更重
我寧可相信我的朋友、家人和同事,更勝品牌廣告給我的建議

10 . 在買方的每個階段分享內容
粉絲將在買家的旅程的每個階段與你聯繫某些來到你的漏斗頂端的粉絲會因為未曾聽聞有關你的任何消息,包含你是誰、你會作什麼,而對你一無所知 ... 這將導致它們落到漏斗的其它階段

這不是個好現象,如同 Why Your Content Needs to Be Aligned With Your Buyers’ Journey 所言:「為了確保你的粉絲頁能有效轉換,你需要確保轉貼和發佈自身有關的內容各不相同,並考慮到買家旅程的每個階段」


與電子郵件不同,雖然你可以為每個人創建各式不同的活動,但你無法分割你的粉絲受眾

最成功的品牌為它們制定了成功的戰略 - 在客戶之旅的不同點吸引了不同的內容來與不同的買家角色進行交流

而這些內容應該戰略性地結合在一起,以引導它們在循環的盡頭,同時建立持久的關係

始終如一 
因為工作忙碌的原因,總是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所有工作。確實,企業家往往很困擾如果你需要一直發佈到貼文到你的粉絲頁,其中包括收集創意元素和策劃內容的時間,你可能會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我不能否定你有這樣的感覺,蠻多時間我也很懶,但又不得不時常鞭策自已要勤於發文
但你應該多久出現貼一次文?... 如果你每週發佈兩次,這樣 OK 嗎?

值得慶幸的是,在 How Often To Post On Social Media According To 14 Studies 的研究得出以下數據,告訴你應該多久貼文一次:

( 更多不同的社群媒體平台詳見 How-Often-to-Post-14 )

對於這樣的數據,How Often Should I Post on Social Media? 也提出了它們的看法:「你可以每天發佈兩次,然後你將開始看到粉絲參與度的下降」

問題是,你每天如何找到正確時間?答案是:「排程貼文!」
如果你不確那天確實有空可以分享,而且分享素材都早已備好的話,就選擇一天來處理它吧
而且它可代替 BufferHootsuite 幫你省去 "不必即時發文的痛苦",何不善用呢?


當然,你也可以用 The 17 Best Tools to Get Your Content Its Largest Audience 下方所介紹的 Earned / Owned / Paid Media 分類項目來大展你的身手

有了工具是件好事,剩下你要擔心的是與貼文互動粉絲的回應
以下的 3 要 1 不要,請謹記在心:

Do:保持真實的品牌
考慮你的貼文將如何顯示在粉絲的塗鴨牆?是否與你的品牌相關和適當?
如果你在同一時間內發布貓咪和政治,你的曝光就會相互排斥造成有人看不到

Don't:不要疲勞轟炸
避免用太多內容來轟炸你的忠誠粉絲,即便是重複的貼文也是如此
通過一遍遍發送相同的信息,你確定它們不會為此討厭你?

Do:注意你發表的內容
了解敏感話題 - 如果你不想成為總是像大賣場那些總是走促銷路線的品牌,就請花時間製作有意義的貼文

原因是創建和分享相關內容是一個永遠永恆不變的社群媒體最佳實踐,它也是提升參與度和社交影響力的最佳方式之一

Do:在適當的時間排程你的貼文以獲得最佳參與
看到你的粉絲頁貼文的人越多,增加參與度、提高流量並獲得潛在的新追隨者的機會越多
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但如同 學會這 17 招,保證拉抬你想要的粉絲團觸及率 中的「5 . 在你對手放鬆 / 睡覺時貼文」的 "總結" 所言:「你發佈貼文的最佳時間取決於你的觀眾是誰!」

因此,使用洞察報告 or 像 Hootsuite Analytics 這類的工具來測試 & 追蹤結果吧!

11 . 優化粉絲頁的 "關於"
當你將粉絲頁看成 Landing Page 時,對轉化至關重要的另一個元素是有關你的訊息雖然它可能與你的頁面的其餘內容形成強烈的對比,但它仍然是一個信任訊號

你的新粉絲應該會想藉由什麼地方來了解你才是!


Social Proof 便是此訊號,並且有了上述提示,相信你已知道了這一點

在你的粉絲頁上有聯繫訊息和完成的關於部分創建了 "認知偏見"
如果有粉絲對與你做生意有興趣,就會考慮追蹤你;或者在你創建的號召性用語上進行轉換,這些信任訊號可幫你有效推動想要的行銷活動

任何使它們對自己的決定感覺更好的事情是一個強大的動力
這就是所謂的 “零風險偏見” - 這是一種認知理論,表示你可以迫使一個人採取行動,消除潛在的風險!

例如,"退款保證 or 免費試用" 好去除任何潛在風險,可讓消費者感到安全

令人驚奇的是,這種 "認知偏見" 實際上可以促使某人以更高的價格做出購買決定,即使所需的項目可以從熟悉的成熟品牌的其它地方獲得

如果你希望人們與你的粉絲頁互動,你可以在完成個人資料時使用這些心理原則


12 . 不斷審核粉絲頁效益
相信你絕不會對 Landing Page or 其它行銷活動採取 "設置完後,就忘了它" 的方式吧?也不要對你的粉絲頁也這樣作!

你需要定期審核你的表現以尋求改進的機會
這包括你隨時可以採取的一些步驟 ( 但應定期進行 ) 來監控你的數據

查看你的洞察報告,了解各種類型的貼文間分享和互動間的互動變化
手動審查貼文內容和評論,以檢查你的觀眾情緒:
  • 根據你回覆的時間長短,它們如何回應?
  • 它們看起來很滿意並且與你的評論有關嗎?
  • 有什麼可以嘗試,改善你的意見嗎?
  • 你的 Call to Action 該如何執行?
  • 觀眾的回應是否符合你的目標 & 你在貼文中使用的 CTA?
  • 如果它們的回應和你希望的不匹配,該調整 CTA 來驅動它們採取所需的動作?
  • 臉書有任何提供的可用資源嗎?如果有,那邊找?
在你的審核中,請確保你保持最新的可用新功能

例如,通過臉書擴展即時視頻功能,並且能夠邀請人們進入直播,你是否使用這些功能來提升粉絲的參與度和轉化次數?


總結
把粉絲頁作為一個靜態的單向通信工具作為與與粉絲分享訊息的連結時,我們已經用很久了

作為擁有最廣泛的全球用戶群體的最大的社交網絡,它為你的粉絲創造最豐富的用戶體驗創造了無限的潛力

使用上述提示和建議,創造一個難忘、有吸引力、有趣、具教育的經驗。這就是你如何增加受眾群體、讓它他們回來,並一直將其轉移到銷售漏斗的末端,好進行重要的轉化

附加 Bonus:補充 學會這 17 招,保證拉抬你想要的粉絲團觸及率打敗臉書演算法,5 招讓你的粉絲團貼文在塗鴨牆中脫穎而出!中 "可以再更深入談論" 的內容

作為一個小型企業主,雖然你可能沒有多少錢花在購買臉書廣告,但你仍希望盡可能獲得每則貼文的曝光度,而無需付費來宣傳它。事實上臉書演算法是一個複雜的算法,也是它們保密的秘密。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確定了一些關鍵因素有助於您的曝光最大化:
  • 用戶之前與你的貼文、影片互動 - 它們以前曾按讚、分享或評論嗎? 那麼它們更有可能在新的貼文更有機會出現在塗鴨牆上
  • 其它人看到你的粉絲互動 - 臉書先向一小群追隨者顯示新內容,如果這些人參與其中,則臉書將向其它有關聯的用戶作其曝光
  • 任何投訴或負面反饋 - 如果用戶報告你的貼文內容不感興趣,那麼就不會再顯示了
  • 什麼時候發文? 新內容是最有趣的,在線時間越長,與用戶不再相關的概率就越高。臉書知道這一點,所以通過確定哪個時間來藉此調整。只要知道那個時間你的粉絲上線率最高,就準備好你的內容與它們接觸啦
其它的還有 ...


#1 如果用戶已經花時間在類似的內容上,臉書則會給某些主題更高的優先級
在 2016.4 臉書於 News Feed FYI:More Articles You Want to Spend Time Viewing 宣佈了「它們會用某人花時間閱讀文章 or 觀看影片的 "長度" 作為排名指標」- 藉此確定是否有趣,進而在時間軸上顯示更多內容

這不僅決定是否在臉書上繼續顯示內容,還會考慮在移動設備上的臉書 APP 點擊的連結
也因此,如果在每篇文章的底部使用 "相關文章",則可讓訪客在網站上逗留時間更長

這就是你可以用來獲得你的優勢的地方
這一切都圍繞著 "引人入勝的內容":與你的粉絲和朋友有關的內容,讓它們與品牌的互動進而影響它們 ... 而你可以通過兩個步驟來實現

Step 1:確保文章的標題承諾給你的受眾
一個很好的標題是至關重要的,畢竟你希望人們點擊到內容。將簡短影片或文章段落作為本文的介紹可以幫確保你在標題中所做的聲明,並讓人們對點擊感興趣

Step 2:製作與你的目標受眾有趣、具吸引力和相關性的內容 ... 你可以想到的是:
  • 嘗試找出你可能已有那些可拿來分享的內容
  • 以創意的方式向訪客提問,因為這是下一則內容非常好的靈感來源
  • 時刻注意市場的最新趨勢和發展,並將你的願景、看法也納入論述之中
#2 臉書想盡可能地 or 偏好顯示多種不同來源的內容
為求公平競爭,而非整碗捧去,這對本已不易曝光的商業型粉絲頁算是件好事

面對這種狀況往好處去看,如果你是小型企業主所經營的粉絲頁,在不可能幫忙對手推廣的情況下,不如看成 "重新使用相同資訊於不同平台"

比方說你可以貼上部落格文章連結、來自 LinkedIn 的個人資訊、YouTube 影片等

#3 臉書喜歡 "不同的發佈方式" 的內容
臉書會記錄那些類型的不同內容被張貼,以及大多數用戶喜歡的內容。也許你已經注意到了你的塗鴨牆 - 如果你對很多照片做出更多的反應,那麼你最終會在你的塗鴨牆上有越來越多的照片出現在你的眼前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你可以將貼文以 "不同的發佈方式" 來測試觸及率能最大化到何種程度?
以我自已來說,最近就測試了 "先上傳圖片再於文字描述中放上連結"
結果遠遠勝過 "直接放上連結讓它跑出預覽圖" 的成效

 ( 先上傳圖片,再於文字描述中放上連結,結果觸及人數意外爆多! )

即便臉書會自動調整成 "縱向" ,但我仍建議上傳 "橫向" 的圖像
如果你不確定正確的尺寸? Social Kit Pro 是個非常有用的 Photoshop 付費外掛,因為它總是有最新的尺寸供你選擇

不管你是用什麼方式來呈現貼文,花個幾天測試看看就知正解如何囉 ~